《六国论》12处
1.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
六国的灭国,不是(因为)兵器不锋利,仗打得不好,弊端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。
2.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
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,冒着寒霜雨露,披荆斩棘,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。
3.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,斯用兵之效也。
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后来才灭亡,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。
4.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。
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,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。
5.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而不终也
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,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,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。
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,可谓智力孤危,战败而亡,诚不得已。
而且燕赵两国都处于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,可以说是智谋力量孤立危机,战败了而亡国,确实是不得已的事。
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!
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
8苟以天下之大,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国下矣。
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,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,这就比不上六国了。
高一必修下《六国论》句子翻译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基础知识 » 高一必修下《六国论》句子翻译